台灣生技產業慢慢向前發展中

關心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已經超過十年,回顧一下過去這十年,(對我來說是從BTBA到TID Alliance),台灣的生技產業其實有明顯的進步呢!

記得2013年第一屆舉辦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Symposium (BTBA年會)的時候,當時的keynote speaker翁啟惠院長和我們分享台灣生技新藥的研發現況,當時他提出了已經進入臨床二期試驗的案件數,我記得是幾十或是十幾件,由於在那之前沒有聽說台灣有能力自行研發新藥進入臨床試驗,聽到他的分享感到相當興奮,尤其在我們工作團隊和他私下討論的時候,長輩們口中嚴肅而木訥的他竟然侃侃而談,可見翁院長對於推動新藥產業發展的熱忱,身為聽眾的我們都深被鼓舞。幾年後我回台找工作,同時有看新藥和高端醫材產業,竟然發現相對於醫材這種直覺上更能由電子業協助發展的產業,新藥公司還稍微多一些,都和朋友說要歸功於翁院長,因為在美國的時候有看過新藥新創,所以坐上中研院院長的位子時致力推動,讓台灣這一塊特別蓬勃發展。

即便如此,由於新藥的研發時程太長,需要的投資也不是一家公司有辦法負擔的,當我們專注在前期的新藥開發,那麼距離後面的藥品上市開始賣藥賺錢,那恐怕要十年以上,這當中是個巨大的鴻溝。所以在這十年內,台灣的新藥產業難以有實際的產值,這是行內的我們都心知肚明,卻是一般社會大眾所不了解也無法接受的。昨天在國家生技園區的Demo Day上,楊泮池院士的演講中有一張投影片,介紹台灣生醫產業概況與機會,看著生醫上市櫃總市值的曲線,就明顯看到2011年政府推動國家型計劃時開始高起來,而在2015年歷經了基亞案、浩鼎案之後掉下來,直到2019年疫情後才又上升。

但是在這張投影片中,另一個楊院士提到的是,生技新藥本來都沒有營業額,這幾年也開始貢獻到圖中的營業額當中,雖然目前占比還小,但是會越來越大塊,是成長中的。

另外也分享楊院士的另一張投影片,介紹台灣生技製藥CDMO佈局概況,舉了主要的幾家CDMO廠,很多人認為台灣的強項在代工,所以用到生技業也應該以CDMO較有優勢,的確目前也看到台灣有一些CDMO廠比較成熟,不會像新藥不知道要研發到什麼時候。

今天在台灣新藥產業聯盟(TID Alliance)的會員大會中,馬海怡博士問說台灣到底有多少顆藥,是成功的在台灣研發到國際上上市的?馬上有人貼出下表,是來自每年的台灣生技產業白皮書2022年出的最新一本,原來現在已經有12支藥是從台灣研發到上市,也就是新藥產業漸漸開始有從藥品上市而得的營收,考慮pipeline裡更多的藥,未來的營收會明顯地上升。我查了一下近年的生技產業白皮書,發現是從2020年那一本才開始有這張表,當時只有7支藥,去年增加到12支。政府喊了三十幾年的生技產業,我們當年夢想中的二十一世紀的產業,現在終於開始浮出水面稍有產值,可以說這是許多的前輩長期努力下的一點成果,時間如此長,要一直堅持下來不是一代人能做到的。

台灣的生技新藥產業現在還算是不太成熟的狀態,但是有很強的凝聚力,在TID的會員中,有80兼台灣新藥公司,比我2017年我剛回台灣時整理的約50間要多了很多。由於新藥研發不能只靠生科系的人做研究,也需要許多人才往藥理毒理、臨床試驗、生產製造、法規、商業等等好多面向,台灣的生技產業很積極培養各方面人才,有許多產業課程,也有很多團體可以互相分享交流學習。很多海外的朋友們會問我回台灣工作的狀況,在目前還不太賺錢有很大財務壓力下的小公司,待遇自然是滿低的,但是老闆們也都很珍惜學有所長的人才,會給予發揮的機會,自己也可以透過許多課程或組織來提升自我的專業能力,至於工作文化,我目前看起來是還滿正常的,每間公司狀況不同,而且工作性質如果有歐美的合作者,難免會有晚上的線上會議,但在台灣因為鄰近家人,有時候家人的支持(或見面的義務)會比在國外多,是家庭與工作平衡的另外考量。

我沒有特別研究國際局勢,只是單純分享一些觀察和心得,或許很多朋友說台灣發展的比某些競爭國家慢,但在我看來生技產業在台灣是有希望的,只可惜對我們這一輩的人來說,是趕不上提供工作機會了,當初制訂教育方針的人可能沒想到,對台灣來說能夠做生技產業最上游核心的研究很好,但是整個產業要起來也需要更多其他專業的人才,往後去做這類規劃盤點的時候,要再考慮完整一點。

發表留言